全港特殊學校學生才藝大匯演 - 旗開得勝 踢出彩虹 這是由兩校學生合演的一套武術,融合了跆拳道和中國傳統旗操的技巧。在雄壯的音樂伴奏下,朝氣勃勃的群育同學生演繹出跆拳道的勁道及巧妙的腳法,而智障學生則有默契地為大家呈獻一幕英姿颯颯、虎虎生威的集體旗操;兩組學生亦更以跆拳道及大旗互相對拆。 參與學校類別:一所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及一所群育學校 |
|
港特殊學校學生才藝大匯演 - 小小雜耍家 演出者為輕度智障及自閉症的學生,年齡由8至16歲,學習雜耍已有1至3年的時間。轉碟及扯鈴講求兩校同學的合作性和時間的掌握。他們勇於嘗試及向難度挑戰,部份招式更是成員觀看網上短片後自學的。 參與學校類別:兩所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|
|
全港特殊學校學生才藝大匯演 - Hip-hop舞獅舞龍 這次由六間不同類別的學校包括視障、輕度智障、中度智障及群育學校的學生合作演出九獅一龍,可算是嶄新的嘗試。將舞龍及舞獅兩種截然不同節拍及技巧的藝術,共冶一爐,加上改以節奏感強而輕快的Hip-hop音樂作背景,各組要達致彼此協調及與音樂配合,練習時增添了很多難度。而視障學生更是憑著純熟的合作性及口令的配合,舞出不同的陣式及圖案,衝破視障的局限。 參與學校類別:一所視障兒童學校、一所輕度智障兒童學校、一所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、一所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及兩所群育學校 |
|
港特殊學校學生才藝大匯演 - 兔氣揚眉 「香港活力鼓令廿四式」是香港中樂團於二零零三年所創,全部以中國鼓齊奏。是次演出第八式「吐氣揚眉」(易名「兔氣揚眉」以應兔年之景)結構層層遞進,氣勢一浪接一浪,末段鼓聲鋪天蓋地,如萬馬奔騰。是次演出者為輕度智障、中度智障、自閉、身體弱能和有多重障礙的學生,三校各自分別曾於「香港活力鼓令廿四式擂台賽」位列三甲,而合作演出則屬首次。 參與學校類別:一所輕度智障兒童學校、一所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及一所肢體傷殘兒童學校 |
|
協康會專注力不足過動症兒童支援計劃 全港約有百分之五學童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動症(ADHD)。由於遺傳、腦神經運作以及執行功能較弱,ADHD學童比較難維持長久專注力及抑制行為,以致表現較為衝動、沒耐性及活動量較高,大大影響其學習、生活及人際關係。若未能及早接受治療,絶大部分ADHD兒童在青少年時期後仍會出現病徵,加上伴隨成長而來的學業壓力及其他挑戰,情況會進一步惡化,甚至需要藥物治療,阻礙個人成長和潛能發揮,令整個家庭受到困擾,社會蒙受損失。是項計劃由教育心理學家設計、社工推行帶領,同時支援ADHD兒童及其家長,惠及約150個家庭。計劃包括四部分:1) 行為情緒及專注力訓練小組(8組共48人,每組10節),助兒童提升自控和專注力;2) 藝術工作坊(8組共48人,每組10節),助兒童舒緩情緒;3) 家長輔導及諮詢,幫助96名家長減緩育兒壓力,因應其孩子的個別情況,提供針對性的建議;及4) 家長講座/工作坊3次,加深150位家長對ADHD的認識及提升其處理技巧。 |
|
助自閉症孩子打開心扉 小男孩瑟縮於家中一隅,把玩着玩具車,凝望着細小的車輪,總是與人無言,直到一天...... 得到協康會專業人員的悉心幫助,以及親友的關懷接納,他開始掌握各種技能、學習與人溝通,慢慢打開緊閉的心扉,學懂欣賞世界更多更美好的人和事。 |
|
如何識別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| |
黎大森醫生 - 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 (3.10.2011 高清翡翠台 - 晚間新聞) | |
如何識別特殊學習困難兒童 由專家介紹特殊學習困難兒童的症狀,讓家長更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。 |
|
什麼是特定型語言障礙? 在這段影片中,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許馨仁博士解釋什麼是特定型語言障礙,以及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的語言困難。 類別: 人物與網誌 |
Power by Trihorse Technology